互聯網的淘汰率極其驚人。轉型難,創業也難。不管轉型還是創業,首要的都是生存。活著,盡可能活著,比競爭對手更久一點,就是贏家。
商業追逐利潤,但利潤最小化才能保證企業生存,利潤最大化對企業思維沒有意義。
生存問題最重要。
單純比拼某個產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由三星掀起的Android 和蘋果之間的硬件升級熱戰也逐漸恢復平靜,拼到最後,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在互聯網時代,一切沒有自己成熟生態體系和平台的互聯網公司,只有跟在那些巨頭後面吃些殘羹冷炙的份,最後永遠不可能在市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市場越來越透明,人心似明鏡,顯而易見的機會都是別人的。
BAT的出現,是這個時代的特例,也是這個時代和他們自己的幸運。還會誕生類似BAT這樣的巨頭嗎?現有的競爭業態下,幾乎是不可能了。想要轉型的傳統企業,或者新創業的公司,必鬚麵對這個現實。
要么借助它、加入它,要么打敗它。
這個問題很難有固定解,我們之所以提到它,是想藉此分析,對每一個想要互聯網化的公司來說,二維碼的生存法則是什麼。
互聯網的本質是依靠大數據為實體的銷售提供入口,是實體的剛需,但淘汰率驚人。
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全互聯網的流量總入口已經被BAT把持了,但是各連接點的細分領域還有空間,這是巨大機會。細分領域的隘口必須要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獨特性;二是做成真正的開放平台,即盈利與業務無關性,且用戶要因為你的獨特性來訪問;三是用戶的維繫最好能依靠社會化網絡自我維持。
把持住細分領域的隘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盡可能在某個必要環節形成絕對壟斷,不管其他環節怎樣,離開了你就無法繼續。
像萬達控制了全球最多的銀幕,不管好萊塢多大牌的巨星,不管什麼大片,要上映就得落地,落地控制權就在萬達手上。甚至電影產業商業模式都要變,就是電影院根本不給你分賬,全球這麼多銀幕我說了算,你應該給我分賬,我的爆米花錢還不會給你,你拍電影怎麼賺錢?整個產業會革命。
凱文·凱利在《新經濟的新規則》一書中說:聽起來也許有些瘋狂,在未來(至少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所製造的一切幾乎都將免費:冰箱、滑雪板、激光投影機、服裝等。實現的前提,是這些東西融合在網絡節點中,作為網絡服務的載體。
“融合”是這段話裡面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本質概括,是指你要成為網絡中對別人有價值的、必不可少的、繞不過去的節點。“融合”在網絡節點中,一個節點就是一個隘口,你在自己的隘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就是“免費的東西最昂貴”的由來。
但是,想要生存下去,想要成為網絡中的價值點,就要通過免費來實現,這是上面前半段話的含義,也是免費經濟的由來。
如果二維碼想要免費,驅動力又來自哪裡?我們認為是附著在商品上,借助網絡傳播的技術元素。傳統的經濟學告訴我們,每一個生產者都試圖實現價格的最大化,但又要為了應對競爭環境,將“最大化最小化”。競爭越“完美”,降低價格的動力越強。
傳統行業的產品業務很複雜,商業模式卻很簡單,誰掏錢誰就是它的客戶。比如茅台,其釀造分製曲、製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個環節,整個生產週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後包裝出廠——不可謂不復雜。但是以茅台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商業模式很簡單,一直是白酒行業裡面的“坐商”,在2012 年以來全行業的深度調整中,茅台業績仍然保持了增長。
但,傳統行業心中如果只有客戶的概念,向互聯網轉型不會成功。
很多企業轉型互聯網,恨不得在一夜之間引刀自宮,結果流血而亡。他們買了服務器,用了網絡,存了數據,把線下的東西直接搬到網上去,以為這就是互聯網+。這是把農產品從路邊攤搬到菜市場,這叫農民進城;如果沒有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進城的農民還是農民。這不叫互聯網+。
二維碼是互聯網+時代的超級符號,它想要的是改變,去引導一個產品或者一個行業去改變它的產品體驗、看待用戶的方式、它和用戶的連接方式,改變它的商業模式,從而產生真正的資源重新配置。
二維碼是一種連接方式,是互聯網產品,它連接的是實物產品和用戶。是用戶,不是客戶。用戶和客戶的差別是什麼?
做客戶易,做用戶難。用戶的特徵是,第一,用戶不見得向你掏錢;更重要的是,任何時候用戶都可以方便地和你連接、交互,這些才是擁有用戶的條件。
滴滴和快的最早做的是打車市場,出租車、打車的人,沒有一個是它的客戶,但是它解決了兩個問題。這些用戶和出租車司機原來有連接嗎?沒有連接。但是現在和打車軟件建立連接以後,有了這麼多用戶,它再下一步往專車走,天下所有小租車公司,或者說有車願意出租的人,最後都會成為它的客戶。前提是因為它連接了很多用戶,因此,互聯網裡很多模式到今天的顛覆,都是用戶戰勝客戶。
很多企業沒有領會到這個本質,還是在做客戶關係。只不過在客戶關係裡加了一些互動,這些其實沒有真正實現連接。客戶還是覺得你沒有給他提供什麼持續而有價值的服務,為什麼要從客戶轉成用戶?
只有擁有用戶,才能真正在用戶的基礎之上建立粉絲,有了粉絲用戶的參與感和用戶的社群才能做起來。每一個企業都會互聯網化,這不僅意味著客戶用戶化,還意味著每一個企業都會成為服務性企業,沒有互聯網化的企業將提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