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好友人數

建設智慧工廠 可從這6個方面著手

2016/8/10 上午 11:38:04 人評論 次瀏覽 分類:智能製造

、智慧工廠的建設原則

  經過深入研究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結合十多年數位化車間建設的經驗,蘭光創新認為,製造企業應以中國製造2025為宗旨,以兩化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參考德國工業4.0中的智慧工廠模式及美國GE工業互聯網等先進理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人為本,建設“設備自動化、人員高效化、管理資訊化”的中國特色的智慧工廠。


1、智慧工廠的實施廣度

  我們可以參考德國工業4.0中對“智慧工廠”的定義:重點研究智慧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散式生產設施的實現。前半句“智慧化生產系統及過程”,是說除了包括智慧化的機床、機器人等生產設施以外,還包括對生產過程的智慧化管控,站在資訊化的角度,就是智慧化的MES製造執行系統。而後半句:“以及網路分散式生產設施的實現”,是指將生產所用的生產設施(如機床、熱處理設備、機器人、AGV、測量測試等各種數位化設備),進行互聯互通、智慧化的管理,實現資訊化系統與物理系統的深度融合。目前很多企業實施的DNC/MDC(設備聯網、設備監控系統)是其重要的基礎。

  2、智慧工廠的實施深度

  按照工業4.0戰略的描述,理想狀態的智慧製造是一種高度自動化、高度資訊化、高度網路化的生產模式,工廠內人、機、料自主協同,自組織、高效運轉;工廠間,通過端對端集成、橫向集成,實現了價值鏈的共用、協作,效率、成本、品質、個性化都得到了質的飛躍。

  對於中國製造企業而言,現在恰逢“三期交疊”的困難期,企業希望既要符合工業4.0或者是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方向,又要投資小、見效快、確保成功率,如何在兩者之間平衡,是一個很現實、也很重要的問題。

  蘭光創新認為,在本次智慧化製造的革命中,企業一定要“著眼長遠、立足當下”。既要符合工業4.0的理念,體現出其主要特點,又要本著務實的原則實施工業4.0戰略。比如,要汲取以前CIMS實施的經驗與教訓,不要過於理想化,不要過多強調自組織、自學習、自執行等高難度的智慧技術,企業不是突破什麼關鍵智慧製造技術的研究單位,而是以創造效益為根本目的,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以效益為驅動,確保成功率。在自動化的基礎上,實現資訊化、網路化,在管理方面深挖潛力,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構建具有適度智慧的數位化、網路化、高效化、個性化的智慧生產模式,切實做到明顯的“提質增效”。並以量化為指標,循序漸進,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假如通過3年時間,能將設備利用率提高100%,蘭光創新認為就極有可能“確保企業的未來”,這些作法就是符合工業4.0戰略思想的。

  3、建設智慧工廠要有全域的、系統的思想

  最近,與製造企業進行有關智慧工廠方面的交流時,看到生產效率與日本、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後,很多管理者往往著急地說,我要再買些機器人加強自動化,或者說我要加強考核,讓工人提高效率。

  蘭光創新認為,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並有決心去行動、去改變,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智慧工廠是個系統工程,而不是從某個單一環節上就能解決的,光靠購買大量的設備或者僅對工人加強管理,對整體而言效果是有限的。試想一下:

  如果生產計畫都不準確,排產結果都是延期的,你怎麼能夠讓工人保證按期交貨?如果生產計畫都是不科學的,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等待時間,企業又怎麼能怪工人不努力?

  生產過程中,操作工與刀具、物料等生產準備人員本來就是並行協同的關係,如果一直延續以前串列的工作模式,出現“操作者很忙,機床很閑”的局面是在所難免的,單個工人身上已經很難挖掘潛力了,必須從生產流程、組織管理上進行優化管理;

  還比如,如果資訊化系統與生產設備脫節,不能充分發揮高端設備數位化通訊、自動採集等方面的優勢,所有的工作還靠人工輸入,又怎麼能保證資料的即時性、準確性、客觀性?沒有這些資料的支撐,又怎麼能及時獲知生產資訊,及時作出科學的管理決策?

  如果不能對物料、刀具、量具、夾具等生產資源進行精益化的管控,不是積壓就是短缺,這種粗放型的管理又如何能保證生產效率的提升與成本的降低?

  前面也講過,資料就是企業的財富,沒有良好的資訊化管理系統,沒有自動化的資料獲取系統,沒有智慧化的大資料分析,沒有形象直觀的展示系統,這些資料就白白丟失掉了,企業永遠只能處於憑經驗、拍腦袋的粗放型管理狀態。

  蘭光創新認為,企業在智慧工廠建設時一定要從全域思考,打造一個全面的、有體系的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從各個方面進行優化、挖掘潛力,最大程度地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及管理水準。

二、從六個維度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智慧工廠

  如何打造中國特色的智慧工廠?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智慧做成什麼程度?針對這些企業關心的問題,蘭光創新在領先的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工業4.0等先進理念,在國內首次提出了 “六維智慧理論”,即要從6個維度的“智慧”打造中國特色的智慧工廠:智慧計畫排產、智慧生產過程協同、智慧設備互聯互通、智慧生產資源管控、智慧品質程式控制、智慧大資料分析與決策支援。該理論分別從計畫源頭、過程協同、設備底層、資源優化、品質控制、決策支持等6個方面著手,實現全面的精細化、精准化、自動化、資訊化、網路化的智慧化管理與控制,既很好地符合了德國智慧工廠的定義,又能與美國工業互聯網、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理念完全吻合。


“6維智慧工廠”理論



2015年5月11日,資訊化領域權威媒體《資訊化週刊》以“中國版“智慧工廠”什麼樣”為題將該理論在頭版頭條刊出,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隨即被網易、新華網、工控網、環球網、中國資訊產業網等數十家媒體進行了轉載,並引發了業內的強烈反響,被認為對製造企業進行智慧工廠建設,乃至對行業標準的制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這6個智慧。

  1、智慧計畫排產

  首先從計畫源頭上確保計畫的科學化、精准化。通過集成,從ERP等上游系統讀取主生產計畫後,利用APS進行自動排產,按交貨期、精益生產、生產週期、最優庫存、同一裝夾優先、已投產訂單優先等多種高級排產演算法,自動生成的生產計畫可準確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台設備、每一分鐘,並使交貨期最短、生產效率最高、生產最均衡化。這是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科學的源頭與基礎。


圖形化的JobDISPO APS高級排產



2、智慧生產過程協同

  為避免貴重的生產設備因操作工忙於找刀、找料、檢驗等輔助工作而造成設備有效利用率低的情況,企業要從生產準備過程上,實現物料、刀具、工裝、工藝等的並行協同準備,實現車間級的協同製造,可明顯提升機床的有效利用率。

智慧的生產過程協同


還比如,隨著3D模型的普及,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以3D模型為載體的資訊共用,將CATIA、PRO/E、NX等多種資料格式的3D圖形、工藝直接下發到現場,做到生產過程的無紙化,也可明顯減少圖紙轉化與看圖的時間,提升工人的勞動效率。


3D Viewstation視覺化在智慧製造中的應用


3、智慧的設備互聯互通。

  無論是工業4.0、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製造2025,其實質都是以CPS賽博物理系統為核心,通過資訊化與生產設備等物理實體的深度融合,實現智慧製造的生產模式。對企業來講,將那些貴重的數控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數位化設備,通過DNC/MDC的機床聯網、資料獲取、大資料分析、視覺化展現、智慧決策等功能,實現數位化生產設備的分散式網路化通訊、程式集中管理、設備狀態的即時監控等,就是CPS賽博物理系統在製造企業中最典型的體現。

DNC/MDC系統架構圖


DNC是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的簡稱,意為分散式數位控制,國內一般統稱為機床聯網。DNC系統通過一台伺服器可實現對所有數控設備的雙向併發通訊,支援Fanuc、Siemens、Heidenhain等上百種控制系統,相容RS232、422、485、TCP/IP、無線等各類通訊方式,具有遠端通訊、強制上傳等常見功能,將數控設備納入整個IT系統進行集群化管理。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你如果無法度量它,就無法管理它”,我們不僅需要通過DNC解決互聯的問題,更需要通過MDC(Manufacturing Data Collection,直譯為製造資料獲取,俗稱為機床監控)解決資料自動採集、透明化、量化管理的問題。

  MDC通過一台電腦可以同時自動採集4096台數控設備,相容數控機床、熱處理設備(如熔煉、壓鑄、熱處理、塗裝等設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各類數位化設備,相容西門子等所有機床控制系統,以及三菱、歐姆龍等各類PLC的設備。

  對高端帶網卡的機床,可直接採集到機床的即時狀態、程式資訊、加工件數、轉速和進給、報警資訊等豐富的資訊。並以形象直觀的圖形化介面進行顯示,比如,綠色表示機床正在運行,黃色表示機床開機沒幹活,灰色表示沒開機,紅色表示故障,滑鼠在機床圖形上一點,相關的機床詳細資訊就全部即時地顯示出來,實現對生產過程的透明化、量化管理。



MDC-Max設備遠端監控介面


如果要實現更逼真的顯示效果,可通過3D虛擬技術以立體的形式展現車間、設備、人體模型等,可以實現人體的行走、機床的放大縮小、設備資訊的即時顯示等各種操作,給用戶一個更直觀、形象的展現。


蘭光3D視覺化車間


4、智慧生產資源管理

  通過對生產資源(物料、刀具、量具、夾具等)進行出入庫、查詢、盤點、報損、並行準備、切削專家庫、統計分析等功能,有效地避免因生產資源的積壓與短缺,實現庫存的精益化管理,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因生產資源不足帶來的生產延誤,也可避免因生產資源的積壓造成生產輔助成本的居高不下。

蘭光刀具管理模組介面


5、智慧品質過程管控

  除了對生產過程中的品質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分析出規律,減少品質問題的再次發生等技術手段以外,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設備的製造過程參數進行即時的採集、及時的幹預,也是確保產品品質的一個重要手段。

  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形式對熔煉、壓鑄、熱處理、塗裝等數位化設備進行採集與管理,如採集設備基本狀態,對各類工藝過程資料進行即時監測、動態預警、過程記錄分析等功能,可實現對加工過程即時的、動態的、嚴格的工藝控制,確保產品生產過程完全受控。



對熱處理設備生產參數的即時監控與及時處理

當生產一段時間,品質出現一定的規律時,我們可以通過對工序過程的主要工藝參數與產品品質進行綜合分析,為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進行工藝改進提供科學、量化的參考資料,在以後的生產過程中,減少不好的參數,確保最優的生產參數,從而保證產品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6、智慧決策支持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系統運行著大量的生產資料以及設備的即時資料,在蘭光創新的很多用戶裡,企業一個車間一年的資料量就高10億條以上,這是一種真正的工業大資料,這些資料都是企業寶貴的財富。對這些資料進行深入的挖掘與分析,系統自動生成各種直觀的統計、分析報表,如計畫制訂情況、計畫執行情況、品質情況、庫存情況、設備情況等,可為相關人員決策提供幫助。這種基於大資料分析的決策支援,可以很好地説明企業實現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的高效生產模式。

基於大資料分析的智慧決策支援報表


總之,通過以上6個方面智慧的打造,可極大提升企業的計畫科學化、生產過程協同化、生產設備與資訊化的深度融合,並通過基於大資料分析的決策支援對企業進行透明化、量化的管理,可明顯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是一種很好的數位化、網路化的智慧生產模式。

三、典型案例

  蘭光創新一直致力於高端離散製造企業智慧工廠的研發與建設,在國內有包括航太、航空、兵器、船舶、機車、汽車零部件、模具、機械製造等超過500多家用戶,是智慧工廠的領航者與領先品牌。

  下面舉幾個典型案例與大家分享。

1、寧夏共用集團——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

  共用集團始建於1966年,是寧夏50戶工業龍頭企業之一、出口創匯骨幹企業和利稅大戶。企業同時也是國家級技術中心,近三年連續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100強企業,多次獲得美國通用電氣、西門子最佳供應商。自1992年以來,連續十餘年,在鑄造產品的行業評比中持續獲得第一名或金獎,是中國專業鑄造企業的排頭兵。

  產品主要包括能源設備鑄件(燃氣輪機、蒸汽輪機、水力發電設備、核電設備等)、壓縮機鑄件、近海石油設備鑄件、造船設備鑄件、通用機械類鑄件,以及燃汽輪機、蒸汽輪機、風力發電、重型機械、通用機械等的機械加工、裝配以及金屬模具製作等。

經過多年的資訊化建設,共用集團已經實施了ERP、PDM、TDM等多個資訊化系統,為集團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是精工工廠、模具工廠等製造分廠,長期以來還處於資訊化“真空狀態”,嚴重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2012年,通過蘭光智慧工廠(包括DNC/MDC/MES等產品)的成功實施,共用集團建設了一套先進、高效、實用、集成化的智慧化生產管理系統。通過與ERP、TDM系統進行無縫集成,打通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資訊壁壘,主生產計畫自動下發到MES系統,車間計畫排產的情況和現場執行進度及時向上游系統回饋;利用全球頂尖的JobDISPO實現計畫的快速排產,以視覺化、透明化、圖形化的技術手段,為車間生產提供科學、可靠的生產計畫;通過直觀的能力平衡,完成對設備資源合理、均衡的調配,提高了生產計畫的準確性和可執行性;通過DNC/MDC實現了機床的網路通訊、程式集中管理、設備資料自動採集,並與計畫形成閉環管理。通過蘭光智慧工廠系統的實施,企業的生產模式也由“推動式”逐漸向“拉動式”轉變,充分體現了蘭光智慧工廠是實現“精益生產”的軟體載體的理念。

  系統實施後,顯著地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機床利用率提高了30%,產品的製造週期縮短25%以上。

  2:青島海爾模具有限公司——單件生產模式



青島海爾模具有限公司是模具行業龍頭企業,為了回應海爾集團向“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的“互聯工廠”轉型戰略要求,最大程度地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對操作人員技能的要求,青島海爾模具公司于2013年成功地實施了蘭光CPS系統。該系統以生產設備為中心,用一台伺服器實現了對上百台數控設備的分散式聯網,實現了程式的自動傳輸、集中管理、虛擬模擬,以及設備的資料即時採集。為減低設備等待時間與對人員的技能要求,通過資訊化手段,實現了程式、刀具、夾具等並行準備,以及計畫、技術文檔等資訊的共用。設備狀態、設備利用率、工作時間、故障資訊在企業內網即時發佈,各部門回應處理速度大幅度提高,明顯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直接效益:

  平均每天減少機台準備時間0.5小時/次,按照100台設備計算,100台×0.5小時×200元/小時×300天=300萬元。

  間接效益:

  加工程式、刀具參數實現自動傳輸,效率明顯提升,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設備故障線上監測,即時的短信通知,提高維修回應速度50%;

  實現生產協同準備,減少設備的待機時間,有效提高當日計畫完成率15%;

  通過即時加工參數監控,減少了違規操作,降低了廢品數量;

  生產部計畫執行的準確性提升了20%以上;

  企業的總體運營效率提高20%以上!



數位元化工廠生產線一瞥


3、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大批量的離散製造模式

  中信戴卡輪轂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鋁合金車輪製造企業,中國唯一進入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100強的中國企業。

  自2013年11月開始,蘭光創新陸續為秦皇島戴卡、濱州戴卡、寧波戴卡、凱斯曼等成員企業實施了蘭光LPS系統,通過先進的生產過程數位化、精細化管理,以及設備的聯網、採集、大資料分析、視覺化展現、智慧決策分析,實現了“工業自動化”+“管理資訊化”的高度融合,建成了國內領先的智慧工廠,取得明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已經成為了中國“兩化深度融合”的典範,也是工業4.0在中國製造企業很好的探索與實踐。

現場應用情況


  其中,寧波戴卡項目在“Ofweek 2014工業自動化研討會”上,獲得“2014年度最佳十大自動化工程項目”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資訊

    暫無相關的資訊...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軟件著作 | 触屏版 | Q&A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信路87號7樓 電話:886-2-27619336 E-mail:Peter@smartbsc.com
臺灣人本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思邁特智能信息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闽ICP备102036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