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產品特點
PDM是獨立的管理系統,有自己的管理功能。PD
與蓋勒普系列軟體集成
M是產品資料管理系統,它負責管理產品設計資料,以及這些資料的產生過程,如設計文檔管理、產品結構與配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專案管理和產品的分類檢索等內容;工藝管理系統它負責工藝文檔的編制及與工藝相關管理。 為了保證工藝管理系統中的產品結構與PDM中的一致,同時也為了讓工藝管理系統產生的工藝文檔能按照PDM的流程進行管理,必須對PDM系統和工藝管理系統進行集成。
PDM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Predator PDM™ 系統基於企業整體資訊化集成應用理念設計和開發。 作為Predator MES-SFC系列產品成員之一,與Predator DNC™ ,Predator CNC Editor™ ,Predator MDC™ ,Predator Travelers™ ,Predator NC Crib™ , Predator Tracker™ 和Predator Virtual CNC™ 無縫集成。
工藝管理系統與PDM的集成內容
工藝管理系統與PDM的集成內容包括如圖1所示的以下三部分內容。
圖1工藝管理系統與PDM的集成內容a)產品結構集成:產品結構集成是指從PDM匯出的產品設計資料,在工藝管理系統中還原成產品結構。
為了保證工藝管理系統中零部件結構和PDM中零部件結構嚴格一致;使工藝人員能儘早進行工藝設計和相關活動,減少工藝技術準備時間;並且支持PDM中未發佈的設計資料以產品或零部件的方式發送給工藝管理系統,以便工藝設計與產品設計同時開展,以保證交貨期。需要將PDM中的產品結構傳遞給工藝管理系統,產品結構資訊包括零部件結構、零部件屬性及其相關圖紙、office描述文檔等資訊。
b)工藝文檔集成:工藝管理系統實現對工藝文檔的編制和管理,PDM系統實現對工藝文檔的簽審過程和版本管理。工藝文檔在PDM與工藝管理系統中的集成過程如下:
1)工藝文檔在工藝管理系統中創建、編輯;
2)工藝文檔編輯完成後,由工藝編制人員導入到PDM中;
3)在PDM中啟動簽審流程,若流程中途駁回,PDM把該文檔傳遞回工藝管理系統;
4)工藝管理系統進行修改後,再次傳遞回PDM,繼續進行流程操作;
5)PDM完成簽審流程後,把最終文檔傳遞回工藝管理系統;
6)工藝文檔變更時,必須先在工藝管理系統中創建工藝文檔的新版本,然後鶯複上述的過程。工藝管理系統在創建新版本時,需要刪除原文檔中的所有簽審和圈閱資訊。
c)工藝文檔的圈閱和流覽:工藝文檔在PDM中進行流程審批時,需要對工藝文檔進行圈閱和流覽,因此需要在PDM中集成工藝管理系統工藝文檔的流覽器,並能進行圈閱。流覽、圈閱功能由工藝管理系統提供介面或元件工具,PDM進行集成調用。
集成方案
為了保持PDM和工藝管理系統各自運行的獨立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功能優勢和特點,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集成方案通過中間XML檔進行集成,具體的實現方法如下:
產品結構集成
兩個系統之間的介面方式採用中間資料XIVIL檔,產品結構的集成按以下過程實現:
a)在PDIVI系統將要匯出的產品或者元件選中,進行匯出:1)將所選零部件結構、零部件屬性、圖樣資訊寫入約定的XML檔中;2)將圖樣文檔等下載到XML檔中約定的目錄;3)將本次下載的資訊寫入中間資料表PDM工藝管理系統EXCHANGE中。
b)工藝管理系統的導入操作:1)工藝管理系統根據傳入XML中的資訊,判定該零部件是發佈的還是在修改的;工藝管理系統比較傳人的零部件的ID和版本號在工藝管理系統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直接覆蓋原資料;否則,創建零部件物件的新版本,對於XML中的子零部件,需要自動在結構中更新為新版本;2)若傳入XML中零部件物件狀態為“發佈”,則在工藝管理系統中修改零部件物件為發佈,否則為“創建”狀態;3)導人完成後,更新中間資料表PDM工藝管理系統EXCHANGE中的導人時間和導入狀態。
產品結構的中間資料XML檔由PDM產生,工藝管理系統讀取,產品結構集成的資訊包括三個部分:描述資訊、產品結構資訊、圖樣文檔等物理檔。
c)描述資訊:描述資訊存放到資料庫PDM工藝管理系統EXCHANGE表中,欄位有:序號、操作者用戶名、日期、零部件編號(根節點)、狀態(初始為未導入,若工藝管理系統導入成功,則為導入成功,否則,改為導入失敗)、XML文件路徑、導入時問、錯誤資訊等。
發展史
PDM產品資料管理定義
產品資料管理PDM(ProductDataManagement)技術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加以描述。1995年初,主要致力於研究PDM技術和相關電腦集成技術的國際權威諮詢公司CIM data給PDM作了一個概括性的定義:“PDM是一門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的資訊和所有與產品相關的過程的技術”。這個定義從廣義的角度解釋了PDM技術。但就現階段PDM的發展情況而言,可以給出一個較為具體的定義:“PDM技術以軟體技術為基礎,是一門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的資訊(包括電子文檔、數位化文檔資料庫記錄等)和所有與產品相關的過程(包括審批/發放、工程更改、一般流程、配置管理等)的技術。提供產品全生命週期的資訊管理,並可以在企業範圍內為產品設計與製造建立一個並行化的協作環境。”
PDM產品資料管理來源
產品資料管理技術(PDM)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目的是為了解決大量工程圖紙、技術文檔的電腦管理問題,然後逐漸擴展到產品開發中的三個主要領域:設計圖紙和電子文檔管理,產品結構配置管理,工程發放和變更管理。PDM產品資料管理演變
隨著對集成產品開發(IPD)、並行工程等思想的重視,還提出了對整個產品開發過程進行時間協調和進度控制的要求,於是又增加了過程管理的功能。作為一門發展中的技術,PDM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將來PDM技術開發的方向會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電子商務和合作商務、虛擬產品開發和支援供應鏈管理。
PDM產品資料管理應用
PDM系統應用面對物件的設計方法,採用流行的Client/Server體系結構,並建立在分散式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礎上。PDM的結構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用戶層、應用功能層、應用服務層和系統服務層。
PDM的基本原理是,在邏輯上將各個CAx資訊化孤島集成起來,利用電腦系統控制整個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通過逐步建立虛擬的產品模型,最終形成完整的產品描述、生產過程描述以及生產程序控制資料。技術資訊系統和執行資訊系統的有機集成,構成了支援整個產品形成過程的資訊系統,同時也建立了CIMS的技術基礎。通過建立虛擬的產品模型,PDM系統可以有效、即時、完整的控制從產品規劃到產品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各種複雜的數位化資訊。
PDM產品資料管理PDM的主要功能
PDM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宏觀管理和控制所有與產品相關資訊以及與產品相關的機制和技術。PDM系統包含多項功能,從面向應用與系統支援的功能來看,包括電子倉庫(電子資料存儲、電子保險箱、電子資料室)、面向應用的使用功能,如文檔控制、變更控制、配置管理、設計檢索與零件庫、專案管理等實用化支援功能。從軟體功能模組組成來看,包括電子資料存儲和文檔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產品結構管理、分類與檢索管理、專案管理、集成介面、使用者化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