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工業4.0是未來幾年先進製造業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投資主線,而目前國內已有相關上市公司開始佈局打造工業4.0的整體或部分架構,那麼是否所有公司都適合打造數位化企業?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究竟什麼樣的公司適合打造數位化企業?西門子引領數位化企業的進程如何?在此先列舉兩個典型案例。
案例一:西門子深化與中信戴卡全球戰略合作,助其打造數位化企業
西門子官網訊:西門子與全球領先的鋁合金汽車零配件製造商中信戴卡共同舉辦智慧製造啟動儀式。西門子將為中信戴卡提供全套打造數位化企業的解決方案,包括生命週期管理軟體(PLM)、全集成自動化(TIA)和製造執行系統(MES)等。雙方進一步推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西門子將全力支持中信戴卡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數位化製造業務的發展。
中信戴卡總部位於秦皇島,作為全球領先的鋁合金汽車零配件製造商,以及國內第一家鋁合金車輪製造企業,其鋁車輪產品銷量自2008年起蟬聯世界第一。中信戴卡已經在美國、德國、捷克等地建立海外工廠,其中美國工廠計畫於2015年底投產。中信戴卡於2012年收購了蒂森克虜伯旗下的德國KSM鑄造集團,進而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鋁製品零部件公司之一。目前,中信戴卡汽車輪轂的年產銷量達到3000余萬隻,在國際市場佔有率達14%,國內市場佔有率突破40%,其中高端產品市場佔有率高達70%。
早在1989年,中信戴卡便開始使用西門子的控制系統。隨後,西門子典型的TIA全集成自動化解決方案在中信戴卡均有應用。2010年,中信戴卡研發設計院開始採用西門子Teamcenter等PLM軟體平臺,用於研發和試製。目前,中信戴卡秦皇島總部和浙江寧波分廠年產能均達220萬件的三條新輪轂壓鑄線,全部採用了西門子的一體化工程軟體平臺TIA博途,以及西門子全新一代高級控制系統Simatic S7-1500 PLC。與中信戴卡的傳統生產線相比較,新型輪轂生產線可以實現1人管理12個機台,書面文件幾乎為零,換型調整的工作時間縮短了90%,工程整體效率提高30%,不良產品率降低30%,將生產靈活性發揮到了極致。
西門子將為中信戴卡提供打造數位化企業所必需的數位化企業軟體套件:以西門子集成化合作平臺Teamcenter為基礎,融合了生命週期管理軟體(PLM)、全集成自動化(TIA)與製造執行系統(MES),再加上相關的電氣及資訊化工程服務和技術支援。
案例二:西門子與賽鼎展開合作,打造煤化工領域的工業4.0解決方案。
日前,西門子與賽鼎工程有限公司(簡稱“賽鼎”)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強強聯手打造煤化工領域的工業4.0解決方案。雙方將為提高化工與煤化工領域市場競爭力而努力。根據該戰略合作協定,西門子為過程工業所提供的從一體化工程到一體化運營的解決方案將在賽鼎得到全面應用,並為賽鼎的數位化之路保駕護航。。”
在“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的指導下,賽鼎將充分利用其在煤化工領域的工藝,技術及工程總包的優勢,結合西門子囊括硬體、軟體和服務且覆蓋工廠整個生命週期的獨特一體化方案,來確保工廠在設計、工程、安裝、運營、現代化升級改造以及雲服務之間實現無縫資料交換。
根據該戰略合作協定,西門子將向賽鼎提供的一體化工程到一體化運營解決方案將包括:Comos工廠工程設計和工廠管理軟體解決方案、Simatic PCS7程序控制系統、SIMIT過程模擬系統、ComosWalkinside三維虛擬實境平臺,以及XHQ工廠智慧營運及優化軟體,輔以相應的技術和開發支援與服務。這種無縫集成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涵蓋了縱向的系統集成與橫向的工程集成,能夠確保工廠全生命週期所有階段的資料一致性,通過設計資料的數位化交付,實現從設計到運維的一體化,從而提高自動化工程的效率和品質。
從中信戴卡的案例可以看出,汽車零配件的特點需要柔性可變的生產線,產品品種繁多,需要個性化的批量生產。產品的性能品質要優良,並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從賽鼎的案例可以看出,具有總包資質,具有行業優先解決方案。而這兩家企業又有將工業語言和資訊技術相容的實力。因此,具有以上特質的制造型企業與總包集成商可率先推動。據非官方資料,德國境內,7%的企業適合推行工業4.0,打造數字化工廠。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尚處於2.0,3.0,按德國標準轉化,有多少企業適合打造數字化工廠,結論顯而易見。